关键日期
2025年12月20日-21日
会期
2025年11月15日
注册费优惠截止日期
2025年11月25日
要提交截止日期
2025年12月19日
现场注册日期
注册

曾志辉

报告题目:

纳米复合电磁屏蔽/吸波材料研制

报告人:

曾志辉

所在单位:

山东大学

报告人简介:

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齐鲁青年学者,长期致力于纳米复合电磁屏蔽/吸收材料研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首届优青(海外),山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C类)、“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济南市高层次人才C类、宝应县“星链工程”特聘专家、小米青年学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总被引近10000次,h-index 为53。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子刊Sci. Adv., Adv. Mater., Adv. Sci.,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 Cell子刊Matter等著名国际前沿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论文影响因子大于10的6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0篇,封面文章多篇,单篇最高引用900余次;受邀参加Elsevier出版社专著2章;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项。

报告摘要:

电磁屏蔽/吸波材料对提升电子设备间的电磁兼容性、提升电磁干扰防护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开发具有高效的电磁防护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然而,现有材料常面临效能低、频段窄、以及环境适应性不足等局限性,进而限制了应用潜力。为解决这些问题,团队从材料组分和结构优化设计入手,结合多种纳米材料复合与改性技术,并深入探索了多功能集成应用,开发了一系列轻质高性能的电磁屏蔽/吸波复合气凝胶材料,推动了电磁防护材料的性能提升和应用拓展。具体包括开发了多种导电纳米复材,实现了优异的力学柔性、抗氧化性及电磁防护效果等,展示了复合材料在多个功能领域的应用潜力。在材料结构设计方面,开发了多种具有仿生孔结构的多功能复合凝胶材料等,实现了8.2–40 GHz的宽频段内显著电磁防护效果,系统探索组分及孔结构对凝胶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从材料组分和结构优化设计到多功能集成应用的逐步深入,这些研究不仅为轻质高性能纳米复合电磁防护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指导,还为环境电磁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