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日期
2024年11月23日-24日
会期
2024年10月14日
注册费优惠截止日期
2024年10月30日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
2024年11月22日
现场注册日期
注册

丛海林

报告题目:

我国材料卡脖子问题探讨--以微球为例

报告人:

丛海林

所在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

报告人简介:

丛海林,1978年生,北大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教授,博导,山东省杰青,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材料本科教指委副主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5项,出版专著4部。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科研奖励,担任《纳米科技》、《分析仪器》、《Integrated Ferroelectrics》编委,Bentham科学出版社大使等学术职务,培养了一大批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摘要:

微球,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被国外企业垄断。手机屏幕里,每平方毫米要用一百个微球。仅微电子领域,中国每年就要进口价值几百亿元人民币的微球。生命科学领域,色谱柱填充微球则是色谱柱的心脏,为纯化样品和定量分析研究所必需;在医疗诊断领域,功能化的磁性和荧光编码微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分析,使多样品或多标靶的高通量检测成为可能;而在血液净化领域,微球则可以用来选择性地去除血液里的有害物质,以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目前几乎所有高性能、高附加值纳米微球材料都由国外垄断,这些材料也像芯片一样,给人卡住了脖子[1]。近年来,山东理工大学和青岛大学把“卡脖子”微球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构建了集“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社会服务”一体化、链条式的科技创新平台,在解决当前微球卡脖子问题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3]